当前位置:首页 > 紫砂文化 > 紫砂工艺 > 详细内容
“冷艳秋风”系列陶艺创作谈
发布时间:2010/3/19  阅读次数:1393  字体大小: 【】 【】【

         去年深秋,我和系里几位同事带学生一行百余人赴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写生。这里除了尚能看到诸葛亮后人在漫长岁月中留下的模糊印痕外,我还发现这里的地理环境
很特别,风水极好,那蜿蜒的群山,透澈清纯的湖水给人带来的是一份安静与神秘,大自然的造化处处都能使人感受到她的伟大,傍晚的阳光显得温柔而善解人意,几缕炊烟从农家屋顶上空腾起一股股白色的长龙,慢慢地溶进暖灰色的天空。地面上的几处荷塘中,那已经枯萎而变焦了的荷叶们倦缩着身子,干瘪的莲蓬耷拉着布满皱纹的脑袋,其间也不乏夹杂着几根残枝还倔强地支撑着已经弯曲了的身子在微风中颤栗、摇弋。它们姿态各异却相互依存,在夕阳的映照下,现出几分淡淡的忧伤。秋天的色彩是暖融融的统一的金黄调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幅美丽的图画分明是我国著名画家蒋兆和先生笔下的《流民图》,多么动人的画面!面对一株株曾经鲜活而风光无限的生命,不禁让我产生诸多联想……
       这景色令我激动,顿时有一种非立即将它画下来不可的欲望,于是我支起画架,展纸提笔饱色,就胡乱地涂将起来,仅一个小时,一幅“秋色荷塘”就这样诞生了。但此时我似乎还没有过瘾,紧接着又操起钢笔一下子勾了好几张速写才罢休。这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外出写生了。回来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株株、一簇簇枯枝残叶的造形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地挥之不去,创作的欲望时时在我的心中涌动,我努力地寻找着更好的表达媒材和方式,于是乎油画、国画一齐上,小品、大品轮着来,这时的创作状态已经是随心所欲,没有任何一点理性色彩了。我以为这亦许就是“灵感”的缘由,不妨把它叫作“有感而作”吧。再后来的一段日子里,我做陶艺的愿望异常的强烈,那时正巧赶上任陶瓷专业二年级的雕塑课程,讲课之余便做起了我心中“冷艳秋风”的创作初稿。那时已近隆冬季节,而底楼的雕塑工作室又特别的寒冷,在没有空调的屋子里我甩掉棉衣就干开了,搓泥条,打泥片,盘、挖、压、捏、堆、刻,各种手段轮着换,这样的半个月下来做成了十几件东西,我火急火燎地想赶快烧成个模样出来看看,由于有几件作品体量较大,心里感觉到对于烧成没有把握,结果一出窑果然有炸的、有裂的、有歪斜的、有瘪塌的,因为是还原烧成,对于釉色的运用和变化极难把握,有的地方太黑,而有的则因施釉太薄而发色不到位,也有起泡的,在施釉和烧成工艺上存在的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了。个个皆“心血儿女”,坏了哪个心里都不舒坦。这之后总结经验又继续干,后来的几十件下来居然都能一个个精气活脱地立在我面前,把我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当即约好友去饭店敞杯豪饮,烂醉以后方甘罢休。这些陶艺作品全是以纯天然宜兴紫砂陶泥为原料,手工捏塑成型,并施以釉色,陶土粗犷厚重的精神特点表现得十分尽致。形式上以系列组合方式展示,颇具现代感,同时又蕴涵着深遂的东方文化写意性和人文哲理性。
       我喜欢传统工艺所展现的感性之美,但更欣赏现代艺术中的批判与内在精神的一切,这与我成长过程及性格同时受儒家思想及西方新思维影响有关,从而也让我在创作上较倾向于现代。而器物之用途及非器物之间的精神与矛盾上的差距,是我未来陶艺创作上值得探讨的方向。这次在做陶过程中我力图在成型上特别是在施釉技法上做足文章,以求能更好地表现其精神特征,将诸多方法结合起来用,尽可能地避免让笔直接接触坯体,依据从釉、水、泥、火的性能,在兼顾图形构创奇特,色彩搭配均衡,气势张扬恰当的同时,重点放在一边施釉,一边不断保留和发展施釉的自然痕迹。有时还有意造成一种釉缺陷效果来丰富作品的视觉效果。实际上就现代陶艺的审美观而言,已经没有什么釉缺陷可论。完整的和缺陷的部分都是釉工艺的自然现象,只不过缺陷表现的不只是优美、完整、漂亮,它可以表现火烧造的自然痕迹,可以表现诸多焦虑、刺激、残破等许多心理上相应的视觉经验。这组“冷艳秋风”系列正是在这一点上有着充分出色的发挥,把在枯焦、残败、绝望之中又隐含着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人生哲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类生命意义更深层次的思考。


合作媒体{西南紫砂网Xnzzz.CoM}    蜀ICP备09034976号
本站直营各种档次紫砂单壶 套壶 紫砂杯及茶具[来样定做 代客加工] 安溪铁观音和西湖龙井!
西南紫砂网宜亭紫苑 建议使用:1024×768 分辨率 IE5.0以上版本. 内容合作、广告发布 [ QQ:291726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