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深山,不见飞鸟,只有一赤膊精瘦、年老而精神的樵夫在劳作后憩息。他似乎隐隐听到了远山深处飘来的“音乐”,于是,用粗糙的大手招耳,细细聆听那大山的精灵送来那不花钱的“艺术享受”.那自然产生的惬意,使他忘掉了生活的艰辛和压力,舒展开了满脸的“世事沧桑”,露出了孩童般原始质朴的爽朗,这就是邵家声的紫砂手塑“空山听鸟”。
邵家声,毕业于上海轻专,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段,是生活在陶都宜兴。他说最引以为荣是:宜兴是徐悲鸿大师的故乡,又是世界独一的紫砂发源地。多才多艺的他,油画、水粉画、国画都均有造诣。而紫砂雕塑则是他艺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他在宜兴三十七年的工作中,潜心研究西方写实主义 , 雕塑的语言和技法,与宜兴独产的紫砂陶土如何有机地相结合,在形、神兼备的雕塑美中充分反映出紫砂土质朴无华的材质美。由于他长期工作、生活在工人、农民、教师等群体中,了解“平头百姓”的心声。所以他的创作题材是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在思考中提炼出来的人物。这些人物虽然还是“神”、“仙”,却是有血有肉寄托着作者思想的人物。他用几年时间完成的一组“济公百态”,可以说是每一形态个个活灵活现,在济公“不拘小节,玩世不恭”的外表背后,是明明白白地在为弱势群体伸张正义,为他们生活中遇到的不平而大声疾呼,使老百姓心中要说的话,在这100态济公里得到讲述。
“为了打鬼,借助钟馗”,他的一组百式钟馗,以压邪为主题,把老百姓的心里话,借100个钟馗之形,痛斥了那些贪得无厌的赃官和欺压人民的新霸。邵家声的紫砂人物雕塑,真实而传神。有人说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像那些“戏说”的古装剧,演的是古人,说的“台词”却非常现实。他以朴素的感情,写实、细腻的雕塑技法和丰富的雕塑语言,讲述着老百姓爱听的故事。 |